寿源

———探访常山古村落之“源”之一

2017-11-23 15:16:05 来源: 作者:特约撰稿人 姚小娅 郑羊芳 编辑:鲁致远

  源,顾名思义即源头、水源、尽头,同时也是时间上的远古之意。用作村庄的名字就不难解释了。大致意思,这个村庄是在水的源头、水的尽头、天的尽头,同时也是古老的村庄。而水的源头,水的尽头一般是在大山里面,同时给人一种隐藏隐蔽隐秘神秘的感觉。

  本人从小喜爱追根遡源,记得大约从三岁开始,我就隐约会想象妈妈每天出去走多远呀?是否走到天边尽头了?我眼所看到的地方是否就是天边尽头呀?还记得曾经有一段时间把从漁溪口家门口所能看到的汪家淤村就当作天边尽头。尽管随着年龄的增大,阅历的丰富,知识的增长,脑里的天边尽头已越来越远,巳远不是漁溪囗至汪家淤了。现在我们知道我们所住的是一个圆的地球,而且地球也处在一个大宇宙中。但这并没泯灭我对源的探索,虽然对于宇宙起源的探索只能有待一代代的科学家去探索,但我所要探索的源也还有很多很多。不说别的,就我们的故乡常山,就有很多与“源”有关的村庄,我就非常感兴趣。

  常山带有“源”字的村庄有很多,寿源、上源、安源、西源、谢源、源头、江源……探访这些古地名古村庄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好事。

  对于我个人来说,首先就是能满足从小以来的好奇心,重新唤起我的童心,何乐而不为?所谓的源,它到底在哪里?到底有多远?里面是个啥样?等等问题都让我充满好奇,充满期待。其次,当你真正走到了这个源,也绝不会让你失望,因为这些带源的村庄大都在大山里面,而且都是一些非常古老的村庄,村庄里隐藏着大量濒临绝迹的古民居、古庙、古磨坊、古道、古桥、古亭等古建筑。不仅如此,山里的人文底蕴非常厚重,大山里历代不乏有大户人家,读书世家,官宦之家,可谓人才辈出。就是普通山民也是满腹经伦,说起书来或当地民间传说皆头头是道,大有高手在民间的感觉。所以当你真正找到这些源,不仅不会失望,更是一餐美的盛宴,古色古香的建筑,美丽神秘的传说,会让你留恋忘返。

  探访这些古村庄大多需要我们跋山涉水,历尽艰辛才能到达,或为了体验那种感觉,会故意弃车走古道跋山涉水,这不正是给了我们强身健体的机会吗?

  与公来说,当前我县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和全域旅游建设。旅游开发,有相当部分就是开发这些大山和大山里的古村民居。一则因大山空气新鲜,水质清沏,都说大山是天然氧吧。习主席也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二则这些大山里的村庄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因为历史上的交通不便,反而使这里的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得以较好的保存和保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历史又戏剧性地让人们又回归自然,回归大山。去大山里休闲度假的人们越来越多,双休日人们走古道去登山去戏水去探访古村落古民居的各种户外休闲活动越来越多。正是为适应当前这势不可挡的大潮,各地政府顺应历史潮流,都在紧锣密鼓地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和全域旅游建设。

  我县正轰轰烈烈地在全县范围内铺开美丽乡村建设,特别对一些古村落古民居进行抢救性挖掘和保护,对一些古建筑古设施进行修旧如旧,同时结合五水共治,对乡村道路、河流、沟渠等乡村环境进行亮化美化净化,吸收民间资源和资金,助力现代民居民宿,助推全域旅游。

  我有意探访的第一个带源的村庄,就是芳村镇的寿源大处村。古代的寿源包括现在的大处、前进、石塘、上初和马初。寿源,是一条长约十五华里的大山沟。沿山沟是一条由西北向东南走向的小溪,叫寿源溪,大处村的农舍民居就建在沿溪的两旁。

  从芳村前溪去寿源大处要经过一座海拨约二百六十多米的大山,穿越大山的路原有一条近千年的石级古道,即寿源岭。随着盘山公路的开通,古道巳难觅踪影。寿源岭的另一边即寿源溪,寿源大处村即坐落在寿源溪的源头。

  一个休息日,我独自一人从芳村村出发,沿着东面的盘山公路,一路上行,随着山势的增高,回眸芳村古镇巳在自己的脚下,整个芳村古镇显得如此的妩媚和婀娜多姿,放眼望去,芳村镇的大部及新昌乡的大部都历历在目,散落的村庄尤如繁星点点。在沿途怒放的茶花加之秋色山景的陪伴下,不知不觉已爬到了寿源岭的顶部。与刚才不同的是,岭的东南面下坡处是一条蜿蜒曲折的大山坳,两边群山拥抱。走在这条下坡的盘山公路上,仿佛进入了一条时间的遂道,山高林深,幽静安祥,一路只有不断摇曳的花草和吱吱的鸟鸣,并无行人相伴。让你忘记一切,抛开烦恼,只有自身,更无秦汉。走完陡峭的山坡,巳是较为平坦的缓坡,并能听到潺潺的溪水,又慢慢地看到了前面冉冉的炊烟,渐渐地露出了红瓦白墙。不一会,终于看到了大处的全貌。可谓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整个大处,既身处大山,又富有现代气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沿着水泥公路两旁那一幢幢鳞次栉比崭新的洋房别墅。这就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美丽乡村。而我今天更想探访的是大处的古民居、古桥、古亭、古牌坊、古祠堂等古建筑。

  经打听,大处的古民居集中在现在的村中间,巳完全被现代的新楼房所包围了。如今的大处巳是原有古村的三五倍大了。

  在村中老人的指引下,沿着村中的一条鹅卵石铺就的古道,蜿蜒来到了一条小溪边,这就是寿源溪。溪深丈余,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座著名的石拱桥———登高桥。溪两边虽不是明清时代的古民居,却也是年代较久的矮房子,或是泥土房,或是石头房,间或夹杂着一两幢现代楼房。

  跨过登高桥,拾级而上,便可看到粉墙黛瓦、飞檐翘角的古民居了。这是一个相对集中的徽式建筑群,宏伟别致,既有鲜明的个性式样,又与周围环境交相辉映,各种造型既朴素清新又精湛华美,好似一幅优美的泼墨山水画。

  村口的三棵古樟树苍劲蔽日,让人顿觉古朴。整个古村落总体由“三桥二坊一祠”(乐济桥、同善桥、登高挢,魏氏节孝牌坊、戴氏节孝牌坊,郑氏宗祠)及大小民居组成。主要特色是比较集中,登高桥、同善桥、乐济桥三座古桥同建在寿源溪上,且相距不远,溪的西面就是依山而建的民居,颇有小重庆之感。因地势所限,民居建筑紧凑。

  尽管土地资源稀缺,但郑氏宗祠却气势宏伟。坐落桥西的最高位置,这里地势开阔平坦,可谓占尽地理优势。郑氏宗祠占地面积约四百二十平方米,坐西南朝东北,三进三开间。前进九檩带前廊构架,东次间筑墙用豉型柱础。前进与中进间有天井,卵石铺砌。中进九檩带前后廊构架,各梁雕刻精美。中进与后进间以通廊相连,东西各置一小天井。后进施八角藻井,建祭台,后墙供奉郑氏迁大处始迁祖画像。门前设有两对方圆不同的旗杆石。

  三座古石拱桥虽然规模不大,但造型精致,保存完整。最长的同善桥长八点五米,宽四点五米,均用青石条砌筑,青石板铺面。同善桥右侧有桥庙,庙中祭乌面蒋军,边侧又有土地公婆庙、古建桥碑等。

  桥下溪水清澈,并有大红鲤鱼游弋。

  自南宋郑氏祖先避战迁居至此,大处村距今巳有八百年历史。该村历史文化沉淀深厚,村中古桥、古牌坊、古祠堂、古亭、古树、古道一应俱全。二零一六年,大处村成为浙江省第四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二零一七年二月浙江省政府公布大处古建筑群“三桥二坊一祠”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捷峰拱秀、阳坂耕耘、南山宿雾、北岩藏雪、玉屏拥翠等为大处十景,也引得无数游客向往。

  不久的将来,将会有一个崭新的大处呈现在游客的面前,让我们拭目以待吧。我也将继续踏上探访下个“源”的旅程。

分享到: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 开展“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责任状 | 浙ICP备13002281号 | 浙网信办[201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浙公网安备 33082202000045号
常山县新闻传媒集团主办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网上举报
衢州市公安局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处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