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常山道中

[定阳诗话·宋诗之河]

2019年11月14日 09:03 来源: 作者:赵木兰 编辑:钱志勤

南宋·赵师侠
  风策策,山迥暮烟横白。淅沥穿林翻败叶,羁怀愁倦客。问宿荒村山驿,谁识离情脉脉。雁足无昼孤夜色,音尘千里隔。

   赵师侠,生卒不详。又名师使,字介之,号坦庵。太祖子燕王赵德昭七世孙,江西新干人。淳熙二年(1175)进士。著有《坦庵词》。

赵木兰评析:
  词和诗体裁不一样。词有词牌、词谱,最初是配音乐的歌词,所以又叫“曲子词”。这首词的词牌叫《谒金门》,上、下二片,押仄韵。
  首句“风策策,山迥暮烟横白。”策,有多种义。此处作象声字,犹“沙沙”。风策策,即风沙沙。唐韩愈《秋怀诗》:“秋风一披拂,策策呜不已。”唐白居易《冬夜》:“策策窗户前,又闻新雪下。”迥,远的意思。魏曹植《杂诗》:“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诗人从风声写起:在沙沙作响的风声中,已是黄昏时分,村庄冒起的炊烟夹杂着雾气,笼罩着远山,山腰间,横绕着一道白色的烟雾。“淅沥穿林翻败叶,羁怀愁倦客。”淅沥,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此处当指落叶声。败叶,即落叶。此句脱胎于苏轼《定风波》句:“莫听穿林打叶声。”诗人穿过一片树林,只见落叶在秋风中纷纷翻飞而下。风声,暮烟,落叶,这深秋傍晚的寂寥的景色,使诗人倍感孤独凄楚。羁怀:羁,停留,使停留,即停留在外的情怀。一个“愁”字,含蓄地表达了作者长期在外的孤凄情感。“倦客”,倦,疲倦、厌倦。说明诗人已厌倦了这种宦游的生涯。上片前三句写景。诗人调动一切感官,“山迥暮烟横白”“穿林翻败叶”是看到的;“风策策”“淅沥”是听到的,描写了一幅:淡烟、疏林、落叶之深秋图。第四句“羁怀愁倦客”是由这个惨淡的秋景引起的思乡情怀。
  下片“问宿荒村山驿,谁识离情脉脉。”问宿,借宿,驿,驿站。是古代为过往官员提供休息的场所。山驿,山边的驿站。诗人说,因天色已晚,就在山边驿站借宿。荒村,荒凉、荒僻的村落。时值深秋,诗人夜晚独处山驿,感到寂寞孤凄,引起了淡淡的人生惆怅,一时交集为一种复杂的难忘的愁绪———离情。脉脉,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的样子。如“脉脉含情”。古诗十九首之一《迢迢牵牛星》:“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里的离情,是和亲人别离的思念之情。“雁足无昼孤夜色,音尘千里隔。”雁足传书是诗词中常用的典故。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一剪梅》词:“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诗人想把这种无限的思念之情通过“雁足”寄给亲人,可叹茫茫夜色,雁足难觅。只有和亲人相隔千里,遥遥相望了。
  行文至此,上片的“羁怀愁倦客”的“愁”,得到了明确的诠释,是别情离愁。这是此词的主题所在。诗人的“愁”全由一个个意象来衬托:“暮烟”“败叶”“荒村”“山驿”“风声”“落叶声”。赵师侠是南宋孝宗时期的一位词人,他的词作得到了后人很高的评价。“模写风景,体状物态,俱极精巧”(尹觉《坦庵词序》),又称他的词“能作浅谈语”(见主晋《坦庵词跋》)。从这首词看,他的写景本领确实是高超的。更值得学习的是:他能通过景,寄寓深情。

分享到: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 开展“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责任状 | 浙ICP备13002281号 | 浙网信办[201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浙公网安备 33082202000045号
常山县新闻传媒集团主办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网上举报
衢州市公安局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处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