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近邻里和睦 实现治理有效

———农房风貌提升常山曹会关村“邻里菜园”样本剖析

2019年11月25日 09:19 来源: 作者:县委报道组 县委办信息科 编辑:钱志勤

  编者按:农房整治风貌提升是党建治理大花园的“牛鼻子”。我县白石镇探索打造干群共建、共管、共享的“邻里菜园”模式,对全县面上做好风貌提升“后半篇”文章具有典型借鉴意义。现将该调研报告予以刊发,供各乡镇(街道)学习借鉴。

  曹会关村位于白石镇集镇东部,下辖8个自然村,250余户、856人,党员41人,系衢州“民情沟通日”始发地,被誉为“民情沟通第一村”。今年来,该村借势“农房整治风貌提升”契机,全镇率先完成整治“清零”任务,累计拆除233处、7600余平方米。

  拆除“清零”只是风貌提升的第一步,镇、村两级立足村情,针对拆后农户门前屋后闲置的空地数量不一、大小有别、多户共有等特点,以“拉近邻里距离,和睦邻里关系”为出发点,将“一米菜园”的打造与乡风文明建设相结合,创新推出符合乡村发展、更接地气的“邻里菜园”,即邻里农户之间打破“田界地界”之限,区块内重新划分、连片分配,通过干群共建、共管、共享,带动了更多的群众加入到菜园的建设和管护当中,让乡村不仅有亮度,更有温度,充分彰显乡土味、烟火味、人情味、好滋味。

  一、具体做法

  (一)干群联动共建“责任地”

  一是思想疙瘩解在前。农房整治“清零”后,村民对拆后土地利用问题意见不一,建停车坪、花草园、菜园等成为民众议事焦点,部分农户甚至已在拆除的自留地上种上了当季蔬菜。在此背景下,镇、村两级通过外出学习、反复研讨及征求民意,经村民大会表决通过,最后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决定在打造“一米菜园”的基础上,根据拆后土地权属实际,共建育摘便利、睦邻互助的“邻里菜园”。

  二是党员干部做在前。村集体整合农房整治风貌提升上级补助资金、美丽乡村建设资金及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统一负责垃圾杂物清运、土地平整、基础砌筑等工作。村两委干部带头先行,在搞好门前屋后环境卫生的基础上,团结发动各自邻里试点的基础上全村铺开。同时,将单独户多余闲置空地统一流转到村里,分配给意向农户种植。目前,村集体出资7.6万余元建成砖砌式“邻里菜园”25个,面积达4600余平方米,真正“花小钱办好事”。

  三是群众首创走在前。部分毛竹种植户自发将自家毛竹捐赠给村集体,用于编织竹花篮、竹篱笆、做菜园围墙,提升菜园的通透性和美观度。菜园种植户根据种植意向需求,填写意向种植清单,由镇层面组织调派农技干部研讨种植可行性、美观度,替换不适宜栽种的菜种,上门指导栽种和日常养护。

  (二)党群同心共管“一片园”

  一是“园主”统管。每个菜园确定一名长期在家的农户为“园主”,统筹负责整个菜园的日常管理及菜园周边环境卫生清理。各农户间按照建设时的条块区域划分,原则上每家农户打理各自区域,定期除草、洒水、施肥,及时播种和采摘成熟蔬果。针对长期上班或外出、无暇照顾菜园的农户,可委托“园主”帮忙代管,或种植玉米、番薯等无需频繁管理的菜种。

  二是党员联管。推动党员联户向“党员联园联户”升级,按照双向选择、双方承诺,对党员联户进行调整,明确每名党员联系一个菜园和该菜园涉及的所有农户,负责协调和厘清各农户菜园种植区域,参与菜园打理维护。联管成效列入党员先锋指数考核,联管党员根据农户日常维护情况合理评分,构建形成“一个菜园、一名党员、一管到底”的运行模式。

  三是书记督管。将“邻里菜园”督管工作纳入“周二无会日”个性清单,由村党支部书记领办。设立菜园公示牌,公示公告播种时间、播种品种和品种生长周期,明确每块菜园的种植面积比例和菜品种类数最低标准值。支部书记化身“农场主”,每周对每块菜园进行督管,检查结果在公示牌上标记,各菜园种植美化情况在村党员大会、村民大会上以视频图片形式播放。

  (三)睦邻友好共享“邻里菜”

  一是邻里同享。规定菜园共建共管农户共同享有菜园采摘权,不限数量、斤两,各农户按照日常所需向联管党员报备登记后即可采摘,鼓励农户间互相交换或赠予蔬菜,实现“种一菜食三菜”。针对个别出工出力少、采摘过多过量的农户,由“园主”提议,联管党员和菜园种植户投票决定剔除出“共享”名单。

  二是关怀分享。村两委梳理全村80周岁以上老人、60周岁以上孤寡老人、丧失劳动力低保贫困户家庭人员清单,组织志愿服务队、组团联村干部、联系党员、菜园“园主”每月末开展一次“送菜上门”孝老关爱活动,免费送上新鲜蔬菜。截至目前,已有7位“园主”,为22位老人送上60多公斤新鲜蔬菜。

  三是“名利”齐享。开展“最美菜园”星级评定,以组团联村组、联系党员打分和各菜园互评的方式,对菜园整体美观度、土地利用率、菜品种类数、蔬菜口感度和邻里关系和睦度开展“五维”评比打分,评定结果张榜公示,公开表彰。探索试行多余蔬菜外销模式,由村集体统一与镇内的“不老泉”“柚香谷”度假区签订协议,以菜园为单位销售多余蔬菜,所得收益由菜园所有农户均分。目前,“不老泉”度假区已定向采购12次,第一批成熟蔬菜除自用外基本售罄。

  二、取得成效

  (一)有效破解了农村脏乱差,改善了农村面貌,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在拆除旧址上建设“邻里菜园”,既有观赏性又有实用性,老百姓再也无需跑到数里外的山上去开垦浇水。其他村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纷纷主动联系村干部把地拿出来,全权交由村里负责,干群之间的信任度得到极大提升,进一步提振了村干部的工作底气和信心,在开展工作当中更有活力和张力。

  (二)有效破解了工作散乱杂,黏合了中心工作,党建统领更加有力。从农房整治的“拆”,到“拆”后“邻里菜园”的建及建成后的“管”,“三联工程”高效运转,组团联村干部目标明确、两委联格任务具体,党员联户“联有实效”。

  (三)有效破解了相邻不相亲,拉近了邻里关系,乡风民风更加文明。通过“邻里菜园”建设运维,邻里同种一块地,你帮我浇水,我替你施肥,守望相助,相互分享,进一步拉近邻里之间的距离,使邻里关系更加和谐、民风更加淳朴,助力形成文明乡风。

  (四)有效破解了投资等靠要,吸引了乡贤回归,发展动能更加强劲。通过农房整治风貌提升行动盘活闲置资产、美化村居环境,为乡贤和资本回归创造了有利条件。如,乡贤徐飞返乡投资3000万元建设精品黑松培育基地,目前土地流转款已经支付;乡贤洪治洲决定投资建设鲜花基地,项目正在洽谈签约中。

  三、经验启示

  (一)为“一米菜园”建设推广拓展新的发展方向。邻里共建共管共享的模式充分考虑了一块土地多家归属、部分村民耕地较远、门前屋后无地可种等农村现实情况,改变了“各人自扫门前雪”的“单打独斗”局面,形成了“邻里同种一块地”互帮互助互利新模式,已在全镇推广。如,在菜园设计建设方面,对每块菜地进行了动态调整,将1米菜地调整为更符合农村耕种和采摘习惯的1.6米。

  (二)为“三联工程”深化落实提供新的载体抓手。将“三联工程”与菜园建设紧密结合,探索创新出党员联管这一深化落实“三联工程”新载体、新抓手,让党员与群众联系更紧密、更密切。同时,推动党建工程与民生工程深度融合,巩固深化党建统领地位,让群众更有认可感、获得感、幸福感。

  (三)为“基层治理”能效提升探索新的实施路径。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一脉相承,村居环境提升带动村民素质提升,民风淳朴、素质优良促进乡风文明,基层治理的能效自然提升。“邻里菜园”模式引导村民交流经验、齐种齐管,进一步拉近了邻里的关系,促进了邻里和睦,堵牢了邻里纠纷这一农村矛盾纠纷高危点。

分享到: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 开展“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责任状 | 浙ICP备13002281号 | 浙网信办[201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浙公网安备 33082202000045号
常山县新闻传媒集团主办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网上举报
衢州市公安局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处置中心